在万木葱茏的盛夏,沪郊经济果林陆续迎来收获时节,南汇水蜜桃、马陆葡萄、奉贤黄桃、庄行蜜梨、金山蟠桃、仓桥水晶梨等水果在枝头泛着诱人光泽,而这片孕育甜蜜的原野上,四大主栽水果的种植版图勾勒出甜蜜底色——4.54万亩柑桔林默默等待秋冬的酸甜馈赠,4.5万亩桃园孕育着水蜜桃的多汁、黄桃的醇厚,3.03万亩葡萄园凝结着“巨峰”“阳光玫瑰”的香甜,2.6万亩梨园用“翠冠”“翠玉”的清爽装点盛夏。
然而,今年这些水果的生长却遭遇了天气考验。据上海市林业总站果树管理科(产业办公室)负责人刘璐璐介绍,去年“贝碧嘉”台风让露天栽培的桃树、梨树面积减少、树势削弱,今年3月的异常高温、倒春寒,以及6月的“暴力梅”,更是给它们添了难题:梨产量下降15%左右,桃商品果率从去年的70%降至约55%,好在葡萄开花坐果稳定,产量与往年持平。不过梅雨期后的连日晴天与高温,加速了果实糖分积累,水蜜桃可溶性糖平均达14度,成熟期较往年提早了3-5天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果农年复一年的耕耘,也是科技与自然的共生。环境精准调控、水肥一体化、智能灌溉、农业机器人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守护着果树,区块链溯源让果实可寻其源。即便有天气波动,这片土地仍坚守着甜蜜承诺,而市林业总站举办的“乡土有约”活动更让这份甜蜜跨越了城乡距离。
今年,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下,在各区绿化市容局和相关公园支持下,市林业总站联合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以及各区林果管理部门,组织沪郊优质果品进公园活动从去年的5座公园扩至10座,点位分别是:
上海植物园(3号门)、长风公园(1号门)、黄兴公园(1号门)、世纪公园(2号门)、共青森林公园(西门)、中山公园(游艺区)、闸北公园(东门)、虹桥河滨公园(正门 长宁路2080号)、闵行体育公园(2号门)、大宁公园(南门 宜川路1068号)。推介时间为今天起至8月17日的周五、周六和周日,每个推介日的6:30-9:30,遇雨日或其他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暂停推介。
“蜜梨6元一斤”“南汇水蜜桃10元一斤”清晨的公园市集里,晨练市民被果香吸引驻足,家长带着孩子穿梭挑选,居民与果农亲切交流种植故事,热闹又温馨。
除了公园买水果,“乡土有约”还有更多惊喜:7月19日至20日,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B1地铁通道,市林业总站将携沪郊林产品参与由市规划资源局、市农业农村委、市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共同主办的“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”——沪派江南市集活动。在市集中,活动方将邀请市民参与沪郊生态林产品和食用林产品(果品)的科普互动,参与者可沉浸式感受沪郊生态文化,并获赠精美礼品。
“上海林业”“绿色上海”微信公众号还将陆续推出“乡土有约”之水果知识、林业知识大百科系列,市民可从中获得选购水果、存放水果和食用水果的科普知识,也可以了解森林生态的相关信息,感受申城大地上的甜蜜和绿意。
如果市民觉得买来吃的不过瘾,也可以直接去果园游览、品尝、购买。市林业总站将发布沪郊开放休闲林地和果园画报,市民可按图索骥,前往郊区优质果园和开放休闲林地,品尝夏日阳光的味道,感受硕果丰收的喜悦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